【金包里老街】清朝時曾是繁華的商業大街,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是金山最古老的一條街。位於金山老街尾端廣安宮前的鴨肉小吃攤,獨步全臺,人氣十足,老街各式特色小吃如卜肉、蚵仔酥、芋餅與烤紅心蕃薯等都相當有名,必買伴手禮有一口酥、阿玉蔴粩等。這裡仍保有許多過去繁華歷史所留下的痕跡,走一趟老街能重溫過去的興盛風貌,細細品味古早味的老街光景。
內行人美食推薦: 廟口人氣鴨肉、炒麵、雪豹冰城、獅子林手工蛋捲、魚荖本舖、拔絲地瓜、手工粉圓
【寧夏夜市】傳承圓環延伸出來的台灣傳統小吃,許多好味道流傳數十年,是老台北人味覺記憶的寄託。寧夏夜市頂著”最好逛”、”最美味”、”最有魅力”、”最友善”、”最環保” 5料冠軍制霸全台北夜市,巷子內精選米其林推薦「慈音古早味阿婆飯糰」、「賴雞蛋蚵仔煎」、「古早味豆花」、「鹽烤杏鮑菇」、「葉記青草茶」、「祥記橋頭客家純糖麻糬」、「二代鵝肉」、「牛媽媽」、「洪記刈包」、「鴻記蔥捲餅」等等]精選米其林推薦「豬肝榮仔」、「方家雞肉飯」、「劉芋仔」、「圓環邊蚵仔煎」
【迪化街商圈】一向以辦年貨聞名全臺、一般所熟知的迪化街,其實指的臺北大橋以南的迪化街一段。就空間位置來看,迪化街是大稻埕(即今大同區)的一部份。迪化街最早有商店出現,是在西元1851年。兩年後,艋舺地區的泉州同安人在迪化街紛紛建起商店,形成「中街」。到了日治時期以南北雜貨、茶行為主,之後米業和布匹、中藥等也逐漸佔有一席之地。之後隨時代演進,街景、房屋的外觀有極大的改變,從樸實的閩南式店舖繁複華美的巴洛克式裝飾,逐漸演變成今日風貌。光復後迪化街持續作南北貨、中藥和布匹批發商集中地,至今仍是這三大行業中最大的批發零售市場,是臺北市現存最完整也最具歷史意義的老街。迪化街不但是大稻埕最早的市街,而且從清末至今,都是大稻埕商圈的核心,一直保持舊日的風貌和活躍的商業活動。走進迪化街彷若走進歷史的長廊,許多商家樣貌都保有「大正時期」的巴洛克式裝飾建築。自清末一路演變,少有人不知道這裡是臺灣南北貨、茶葉、中藥和布匹的批發貨集散地,迪化街的確勾勒出臺灣商業發達史的
【台北霞海城隍廟】位於迪化街1段的霞海城隍廟,建於西元1856(咸豐六年),占地約46餘坪,雖沒有巍峨之廟貌,然其信仰圈極廣、香火鼎盛,每逢迎神賽會總是熱鬧非凡、位為地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