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蘭洋樓】1921年由陳景蘭先生創建。1949年後為部隊徵用,改稱「官兵休假中心」,連同前方庭園稱「金湯公園」,陳景蘭洋樓為金門規模最大之洋樓,具有建築史上之意義與再利用之價值。
【南石滬公園】南石滬公園位在金門東南角料羅村外海岸,過去是開挖地下花崗岩石的礦場,金門產的花崗岩石紋路多元且優美、硬度更勝於大理石,是許多著名建物。
【慈湖三角堡】慈湖三角堡位在慈湖海岸區域內,碉堡四周挖掘了壕溝作為防護,海灘邊使用鐵絲網圍成雷區,在戰時可防止敵人更進一步。三角堡具有堅固的造型和迷彩外觀,堡裡是駐軍住宿和執行任務的生活區。在三個角上均設有瞭望哨與射口,堡上也設有哨站,不愧是一座堅固的堡壘。
藝術展覽點-砲後重生: 藝術家想要呈現的是金門保持著強烈的生命力等待重生的那一刻,利用透明的塑料PETG三維列印出類似繁花盛開在金門這塊土地的意象,將這些透明的軌跡埋入土壤中,猶如希望的種子佈滿在這個充滿回憶的沙灘上,當陽光灑上時會因為透明的材料關係產生耀眼的反射,就像綻放的花朵在這片沙灘上延綿開來;在夜晚中透過燈光的效果,呼應著用光的餘暉,彷彿就像曇花一樣稀有且珍貴,在日夜的交替中,白天的綻放加上夜晚的耀眼,這個輪迴也象徵著每天都會將新的希望和強烈生命力帶給所有人。
【碧山聚落彩繪村】碧山聚落,以縣定古蹟睿友國小為根據地,徵得周遭屋主的同意,以鮮艷色彩妝點牆面,交融著不同文化的豐富地景。由繪本畫家劉瑞琪(wawa)與村內志工,帶領安瀾國小學童完成的牆上彩繪,讓古樸的聚落多了幾分活力,更讓碧山聚落增添新生代的創意,延續嶄新篇章,讓碧山聚落一再迎來遊客的參訪。
【睿友學校】睿友學校建於民國二十三年間,由遠赴南洋發跡的陳瑞有先生提撥兩萬銀元委託華僑陳德幸先生返鄉籌建「睿友學校」,占地約為二十公畝,以西式建築為本體,採用石、磚、花崗岩與木材構造,正面以仿西洋巴洛克建築形式,高大比例的山頭為奇特色,山頭的國旗、國民黨旗、印度警察、樂儀隊、花草與鶴的泥塑主題至今保存良好,而今因社群軟體發達,也成為了時下最夯的IG打卡熱門景點。
【沙美摩洛哥】曾經是金門最熱鬧的街道之一,很多地方都是停留在2、30年前的風貌,也因此有了小摩洛哥的稱號,想要拍出狂野的異地風格照片,就來沙美老街吧!
【沙美老街】沙美老街是金門最早形成的市街之一,舊稱八卦街,這裡曾是金門最熱鬧的地方,為當時駐島軍人採買生活用品、看電影的去處;如今仍然可以在沙美老街品嘗到許多傳統風味的小吃、感受傳統的樣貌。
【陽翟老街】位於金沙鎮的陽翟老街,過去為金東師駐紮的軍事重鎮,亦是當時軍人娛樂消費的去處。在當年繁榮的商店街上,有電影院、撞球室、澡堂、理髮廳等,但隨著軍隊撤軍,陽翟老街逐漸沒落。
【昇恆昌免稅購物廣場】前往全亞洲最大的免稅店金門,集合購物、視聽與文化的多元娛樂享受,包括擁有國際一線品牌、亞洲最大的免稅店和金門占地最大的時尚百貨商場、首座國賓影城。
【湖下生態藝術牆】以磚雕陶板燒製出作品的構件、晶亮的南京雨花石及風化的蚵殼為裝飾,運用剪粘和泥塑技術,以金門常見生物組成的藝術牆作品,可以看到熟悉的鸕鶿、水獺、戴勝、鱟等生物,將生態與藝術教育自然的融入社區,立即成為金門IG打卡景點!
【特約茶室展示館】位於小徑村內的特約茶室展示館,前身為「八三夭」(「831」)亦稱為「軍中樂園」。早期大批阿兵哥因戰爭退守金門,大都借住在民房或屋主僑居南洋的空屋,以及各村落的祠堂、廟宇等地。但和居民長時間的相處下,軍民間難免會衍生一些男女感情糾紛,為了解決此類問題,金門於西元1950年,在金門朱子祠附近設立了第一座「軍中樂園」,而現今的特約茶室展示館則是利用原有之「小徑特約茶室」的空間,來陳展這一段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