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張家界 南石滬喊泉】南石滬公園有著「迷你張家界」之稱,位在金門東南角料羅村外海岸,過去是開挖地下花崗岩石的礦場,金門產的花崗岩石紋路多元且優美、硬度更勝於大理石,許多著名建物,如:中正紀念堂、桃園國際機場等建築的石材都取自這裡。這邊還有全國首創的喊泉設施,深受大家喜愛,紛紛來次大喊能舒壓,看著泉水噴高相當療癒!
【3D神奇漂浮斑馬線、漂浮太湖船】像石板一般飄浮在空中的3D斑馬線,利用陰影變化的彩繪造成視覺上的落差,特別吸睛呢!(提醒行車駕駛穿越馬路時減速慢行的作用!也因此降低交通事故發生~想來朝聖的朋友~請抓好角度站在3D斑馬線就可拍出在空中漫步的感覺囉!)3D彩繪太湖船:金門最大人工淡水湖「太湖」水庫旁,彩繪了1座3D太湖船,「船客」不僅可以伸手與船邊魚兒「握手」,船頭還畫上全國僅在金門得以在野外看到的保育類動物水獺,為往來遊客平添情趣。
【昇恆昌免稅購物廣場】前往全亞洲最大的免稅店金門,集合購物、視聽與文化的多元娛樂享受,包括擁有國際一線品牌、亞洲最大的免稅店和金門占地最大的時尚百貨商場、首座國賓影城。
【翟山坑道】翟山坑道內,既長而寬闊的坑道及水道兩區域,是八二三砲戰期間,動員無數人力、耗費五年時間,才辛苦鑿出這條能夠容納42艘水道小艇進出、迴轉的極大的工程,又被譽為「地下金門」傑作之一。
【小金門】烈嶼鄉,又稱小金門,位於金門本島西南西方,居於金廈兩門之間,位處於福建省東南隅的九龍江口外、廈門灣內,並包括大膽島、二膽島、三膽島、四膽島、五膽島、復興嶼、猛虎嶼、獅嶼、檳榔嶼等諸小島。屬中華民國金門縣管轄。距離中國大陸最近的島嶼僅0.5公里,在戰略位置上是「外島中的外島,前線中的前線」。
【將軍堡】八二三砲戰期間,蔣經國先生在猛烈戰火攻擊的情況下由王昇、柯遠芬兩位將軍冒死護送,乘船來到前線與堅守此地的少將研議戰況,創造日後的勝利。為了紀念艱困環境下日夜防守,不畏危險的軍人,因此得名為將軍堡。
【勇士堡/鐵漢堡】佔地約 14978 平方米,可分為地上與地下 的軍事設施,地上主要有砲堡、中山室及寢室,地下則有機槍堡、戰車堡、彈藥庫、寢室、消防水池和地下壕洞,分別串連地面下的主要軍事設施,更有地下坑道可連至鐵漢堡,堡內設施保存良好,清楚可見當年軍方戰況及生活概況。
【地雷主題館】歷經戰火淬練,鐵漢堡及勇士堡曾肩負起保家衛國的使命,成為捍衛家國的重要堡壘,直到戰事平息,隨著旅遊觀光熱潮興起,小金門的軍事遺跡也成了遊客們最好奇的所在,除了堡壘的開放,更將許多地區轉化為主題館。連接著勇士堡與鐵漢堡的地下通道,便成了獨一無二的地雷主題館!除了展示不同樣式的地雷及歷史外,互動體驗模擬地雷區,得小心翼翼地踩下每一步,以免誤踩模擬地雷,讓轟炸聲嚇壞自己啦!
【湖井頭戰史館】座落於烈嶼西北角最前端,一九八九年落成。戰史館除了展示戰史資料外,館內戰史資料,以記錄小金門戰況為主題。
【上林將軍廟】李將軍廟位在小金門的上林村,鄰近小金門的兩大湖-西湖與陵水湖,主要奉祀李府將軍、場官爺及擋境爺,建於明朝中葉。據傳李府將軍率領軍民到小金門畜牧墾荒,仁民愛物,具神力,可以呼樹葉為兵,成功擊退海盜,深得民心,後人因此在他當年登陸之處及海盜經常侵擾地點建廟,一來可鎮邪避惡,並可以感念其義行。據說八二三砲戰時小金門彈如雨下,但李將軍廟卻毫髮無傷,令人稱奇。將軍廟前種有大榕樹和木麻黃,適合夏日遮陽乘涼,也能眺望海景,前方為上林海灘,建有涼亭、觀景橋,是眺望大陸最好的地點,視野遼闊,更可以看到大膽、二膽、獅嶼等島嶼。
【沙溪堡】沙溪堡位於青岐村外的岬角上,主要是由花崗片麻岩及花崗岩混合而成,從南山頭角度觀看,像極了鳥嘴,所以又稱為「鳳嘴」。沙溪堡位置特殊,可眺望大膽、二膽、檳榔嶼及廈門,軍事上更肩負重要責任,如同大小金門各個軍事據點,營區裡碉堡、彈藥庫、坑道一應俱全,隨著駐軍的裁撤,經過營區活化、重新整建後。在屬於台灣最西方的這裡,設置了觀景涼亭,依海風順著步道走向涼亭,彷彿被看不見的盡頭的藍海包擁,成為攝影好手們絕不願錯過的金門美景之一!
【南山頭L13據點】西元2018年初開放參觀的南山頭四營區,是烈嶼最南端的海岸軍事據點,營區內有2座砲堡、7座地下射口碉堡、與1座指揮所,坑道也是不容錯過的一環,深達3層樓,動線與結構都是金門眾多坑道中少見的。營區內各軍事建物裡特別規劃了互動體驗,以遊戲的方式瞭解歷史,寓教於樂。吸引遊客的還有營區外蔚藍的海景,過去不時需要擔心敵人投彈或摸黑上岸,如今監視窗口則成了最棒的觀景台。或走出堡壘近距離接觸金門唯一的玄武岩地形,多變的岩層襯著大海波紋,金門的海也是旅遊記憶裡豐富的一環。
【八達樓子(車遊)】著名景點八達樓子,在烈嶼九井路與八青路交會的圓環,是一座仿城堡式的建築,高約數十丈,樓頂上塑有7位分據四方成備戰姿態,手握手榴彈或機關槍的英勇戰士雕像,這是為了紀念1933年抗日戰爭中,駐守在長城古北口死守隘口,殺敵數百人之後壯烈犧牲,成功完成任務的7位勇士而建。
【四維/九宮坑道】小金門最著名四維/九宮坑道,與大金門的翟山坑道同樣是戰時為確保軍事運補作業的安全,採取的地下化作戰設施,坑道主體皆為堅硬的花崗岩。
【高粱掃把DIY】體驗高粱手作的樂趣。在細心的講師指導下,不管是大人或是孩童都可以發現高粱編織課程的趣味。金門高粱最為人所知的用途就是釀酒,但除了拿來造酒或是食用以外,高粱在金門當地也經常被做成掃帚使用,取其散開狀的花穗,乾燥綁紮後當作掃帚。
【湖下生態藝術牆】以磚雕陶板燒製出作品的構件、晶亮的南京雨花石及風化的蚵殼為裝飾,運用剪粘和泥塑技術,以金門常見生物組成的藝術牆作品,可以看到熟悉的鸕鶿、水獺、戴勝、鱟等生物,將生態與藝術教育自然的融入社區,立即成為金門IG打卡景點!
【特約茶室展示館】位於小徑村內的特約茶室展示館,前身為「八三夭」(「831」)亦稱為「軍中樂園」。早期大批阿兵哥因戰爭退守金門,大都借住在民房或屋主僑居南洋的空屋,以及各村落的祠堂、廟宇等地。但和居民長時間的相處下,軍民間難免會衍生一些男女感情糾紛,為了解決此類問題,金門於西元1950年,在金門朱子祠附近設立了第一座「軍中樂園」,而現今的特約茶室展示館則是利用原有之「小徑特約茶室」的空間,來陳展這一段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