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後,驅車前往【少林寺】以佛教禪宗祖庭和少林武術的發源地而著稱,山門上方橫懸康熙禦題長方形黑金字匾額,上書“少林寺”三字,匾正中上方刻有“康熙禦筆之寶”六字印璽。天王殿以供奉象徵“風、調、雨、順”的四大天王而得名。道路兩旁就是蒼松翠柏掩映下的碑林,廊內陳列有從唐代到清代的名碑100多通,有碑廊之稱。大雄寶殿與天王殿、藏經閣並稱為三大佛殿。殿內供釋迦牟尼、藥師佛、阿彌陀佛的神像,殿堂正中懸掛康熙皇帝禦筆親書的“寶樹芳蓮”四個大字。鐘樓、鼓樓坐落在兩側,東面為鐘樓,西面為鼓樓。立雪亭建於明代,殿內神龕中現供奉達摩祖師的銅坐像,是在西元1531年所鑄。千佛殿又名毗盧殿,殿內的壁畫非常有名,是少林寺壁畫中的珍品。方丈室是寺中方丈起居與理事的地方。
【塔林】是少林寺歷代高僧的墳墓,塔內一般安葬死者的靈骨或生前衣缽。因塔目很多,佈如林,名塔林。塔林是中國現存數量最多、規模最大的古塔群,共有歷代的磚石墓塔240餘座,塔林有一、三、五、七共四種,最高可達15米,造型有正方形、長方形、六角形、圓形、柱形、錐體、瓶體、喇叭體等。按佛制,只有名僧、高僧圓寂後,才設宮建塔,刻石紀志,以昭功德。所以塔的形制層級、高低大小、磚石建築和雕刻藝術的不同,都體現著逝者生前在佛教中的地位、成就和威望高低。
【少林武術表演】在此可觀看精湛絕倫的武術表演,有些和尚是護寺武僧,他們是精通各種武器和善於赤手空拳的武術家。
【洛邑古城】由古至今是華夏文明的代表,歷經十三朝古都,被喻為“文化聖城”。景區將科技創新與傳統文化相結合,使古典與現代有機結合,既體現洛邑古城傳統文化底蘊又不失現代氣息。在園區內,餐飲、旅遊、住宿、服等功能區點綴其中,個園區一步一景,人文氣息濃厚,發展和繼承洛邑古城原有的文化景觀和人文氣息。
【龍門石窟】中國三大藝術寶庫之一,洛陽石窟的美,美於佛在人心,龍門石窟建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前後,後經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等歷時總共400餘年,現存石窟1280個,窟龕2345個,題記和刻碑3600餘件,大小佛像97000餘座,最小的佛像側僅2公分。最大的則是奉先寺的盧舍那佛,高17.14米,為一代女皇武則天為自己歌功頌德,仿造自己面貌所造,展示了古代中國藝術的高超成就,被譽為「東雅典娜」,延著遊覽步道而行,可發現北魏佛像多半清瘦秀麗,唐代開鑿的佛像則圓潤豐腴,顯示各朝代殊異的審美觀,儼然是一座天然石刻博物館。古陽洞是龍門石窟開鑿最早、內容最豐富而規模宏大的一座石窟。藥方洞始建於北魏晚期,經東魏和北齊,至唐初仍有雕刻,藥方洞是龍門具有北齊造像風格的唯一大型洞窟。
【洛陽博物館】洛一樓的基本陳列《河洛文明》起步,回眸洛陽千年古都文明變遷的歷程,二樓的《精品陳列展》和宮廷文化展等專題展覽參觀。可看到有著“中國第一爵”之稱的夏代的青銅酒器“乳釘紋銅爵”,它雖然其貌不揚,然而它卻是中國目前發現的年代最早的青銅酒器;戰國時期的“錯金銀銅鼎”,這件青銅鼎以金銀作為裝飾,使用了鎏金、錯金銀等工藝,嵌金銀對稱和諧,裝飾華麗;北魏時期的“泥塑人面像”,這座佛像雖然因為大火,原有的彩繪也損失殆盡,但這些卻絲毫沒有影響她的美麗;而唐代的三彩燈和三彩馬,色彩鮮豔,造型獨特,三彩燈的外形吸收了佛教藝術的內涵,三彩馬在造型上遵循著“圓方圓”的傳統構成法則,體現了唐帝國奔放向上的風範。來自故宮的藏品,如:尼泊爾風格的“鎏金銅觀音”,這座佛像高越1米,體形較大而且坐姿較為罕見;還有“銀鎏金宗喀巴造像”,造像的鑄造、鎏金、鏨刻、鑲嵌等工藝都很精湛,材質又選用珍貴的黃金和白銀,是清代皇室禮佛的佛像。
【隋堂城遺址公園】洛陽隋唐城遺址植物園位於新舊城區的中部核心地區,洛河南岸的隋唐城遺址裡坊區西部。東起現狀裡坊路(埋在地下的裡坊路)、西至王城大道、南臨古城路、北接洛宜路,總占地面積2835畝。園區被東西流向的古洛渠、勝利渠分成三大區域,南區為生產管理區,北區為苗圃科研基地,占植物園總面積2/3的中區是專類園區。周邊為規模更大的隋唐地遺址保護區,全園占地861800平方米。建于隋唐洛陽城裡坊區上,隋唐洛陽城營建于隋大業元年(605),其規模僅次於都城大興城。唐代略有增建。隋唐洛陽城包括宮城、皇城、圓壁城、曜儀城、東城、含嘉倉城和外郭城。 隋唐城植物園在施工中嚴格控制原有地坪的開挖。對主湖區及西北部的水面,通過圍堰與山體結合形成淺水湖,在西部地勢較高的區域,進行了不超過30釐米的淺挖,湖底還特別使用防滲及相關技術,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地下古城遺址。
【萬仙山風景區】萬仙山既有雄強而蒼茫的石壁景觀,又有妙曼而秀雅的山鄉風韻,集雄、險、奇、秀、為一體。主要景點有紅岩絕壁大峽谷、影視村、絕壁長廊、天池、蓮花盆、白龍洞、喊泉、日月星石、黑龍潭瀑布、五峰山林海、磨劍鋒瀑布、七郎峰、螞蟻山等200多處,完全由人工開鑿的1250多米的絕壁長廊,更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萬仙山被譽為“太行明珠”、“華夏奇觀”,先後有《清涼寺鐘聲》、《走出地平線》、《倒楣大叔的婚事》、《戰爭角落》、《舉起手來》、《天高地厚》等40多部影視片在這裡拍攝。
【郭亮村】郭亮村隸屬於河南省新鄉市輝縣沙窯鄉,位於河南省新鄉市輝縣市西北60公里的太行深處沙窯鄉、與晉城市陵川縣古郊鄉昆山村交界,海拔1000米,現有83戶人家,共329人。郭亮村依山勢坐落在千仞壁立的山崖上,地勢險絕,景色優美,以奇絕水景和絕壁峽谷的“掛壁公路”聞名於世,又被譽為“太行明珠”,現已成為國家4A級景區萬仙山的第一分景區。
【小宋城】位於河南省開封市大樑路西段,由原“東京藝術中心”改造而成,改造建築面積約50000平方米,其中特色民俗餐飲商業街區面積約20000平方米,於2013年11月18日開城營業,主要經營開封特色小吃及全國各地風味,並先後獲得“開封人的待客廳”、“外地遊客的首選地”、“開封市的新名片”、“文化旅遊新地標”等美譽。
【包公祠】“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包公在北宋時期曾任開封府尹(開封市長),一生為官清廉,不畏權貴,執法如山。開封包公祠,位於開封市西南的包公湖畔,是為紀念著名清官包拯而建的祠堂。包公祠面積不大,是一組仿宋風格的古建築群。有由大殿、二殿、東西配殿、半壁廊、碑亭等建築組成。遊客在大殿內,能夠看到一座高3米多的包公銅像。包公蟒袍冠帶,正襟端坐,銅像兩旁陳列著反映包公真實生平和清廉品德的歷史文物與典籍。二殿展出了包公的出仕明志詩、開封府題名記碑、包公家訓、包公書法手跡、墓誌銘等。開封府題名記碑上刻有北宋開共148年、183任開封府尹的姓名和上任年月,唯有包公的名字下有一條深深的凹痕,這是人們觀賞碑刻時總在其名下指指點點,天長日久磨出來的。在祠內的東西配殿,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展示包公的傳說軼聞,歷史故事。最受遊客喜愛的是東殿的群組蠟像《鍘美案》,與真人大小一樣,色彩鮮明,栩栩如生。
【清明上河園】是以宋代張擇端的名畫《清明上河圖》為藍本,以北宋都城汴梁(現名開封)的市井生活,和古代娛樂為題材的仿古文化主題公園,園內再現了繁華的汴京城,是活生生的《清明上河圖》。看到拂雲閣、虹橋、水心榭、雙亭橋、九龍橋等一批北宋時期開封著名的建築,此外還有酒樓、茶肆、當鋪等平民生活設施。而園中的工作人員、小商小販們,都身穿宋朝的服飾,會讓你產生錯覺仿彿一腳踏入了北宋時代的東京汴梁。還能看到“包公巡汴京河”、“王員外嫁女兒”、“岳飛沙場點兵”、“鬥雞比賽”、“踩高蹺”、“蹴鞠比賽”等具有北宋特色的故事場景演出和民俗表演。“東京夜市”以民間小吃為主,價格比較實惠,“孫羊正店”品嘗到傳統的宮廷豫菜,價格比較貴。園中設有很多北宋風格的民間手工藝作坊,如:朱仙鎮版畫、汴繡坊等,可購買自己喜歡的手工藝產品。
【鄭東新區】是中國河南省鄭州市規劃建設中的一個城市新區,2000年6月,由時任河南省省長的李克強提出加快開發鄭東新區。2001年8月,鄭東新區開始對外徵集方案。2002年12月,在世界建築師聯盟年會上,鄭東新區概念規劃榮獲中國首個“城市規劃設計傑出獎”。鄭東新區西起中州大道,東至萬三公路,北起黃河南岸,南至隴海鐵路,由中央商務區、龍湖區域、白沙園區、綜合交通樞紐區、龍子湖高校園區、沿黃河都市觀光區等六大功能組團組成,區域管理面積260平方公里,同時對連霍高速以北、中州大道以東區域實施規劃管理,規劃控制面積達到370平方公里。鄭東新區堅持綠色發展理念,著力建設成為國際化的區域性金融中心、國際化中央商務區和具有國際水準的生態宜居城市。
【如意湖】如意湖位於CBD中央公園的中心,周圍分佈著CBD三大標誌性建築。如意湖占地約160畝,深水位達3.5米,湖區注水量約26萬m3,它與如意河、昆麗河、金水河、熊兒河等形成一個完整的城市生態水系。CBD與CBD副中心通過如意河相聯,空中俯瞰,酷似中國傳統的吉祥物――如意,CBD如意湖因此而得名。
【河南藝術中心】河南藝術中心位於河南省鄭州市鄭東新區CBD核心區。由加拿大國際著名設計大師卡洛斯 ·奧特設計。靈感來源於河南出土文物樂器陶塤、石排簫和賈湖骨笛的造型,藝術牆的設計源自黃河波濤翻卷的浪花造型。
我們懷著滿滿的滿足和飽飽的回憶前往機場,搭乘豪華班機返回可愛的家
我們已收到訊息,將會盡快與您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