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前往桃園國際機場集合,搭機前往重慶轉機,後飛往布達佩斯,準備迎接精彩的歐洲之旅。
參觀:聖馬丁教堂、舊市政廳廣場、國家歌劇院前廣場、米歇爾城門、普傑米斯廣場
今早班機抵達布達佩斯。隨後前往『布拉提斯拉瓦Bratislava』是斯洛伐克共和國的首都和最大城市,面積約367平方公里,人口為427,000人。布拉提斯拉瓦位於斯洛伐克西南部,多瑙河畔,緊鄰奧地利和匈牙利兩國邊境,是世界上惟一一個與兩個國家接壤的首都。布拉迪斯拉距離維也納不到60公里,搭電氣火車前往維也納,只需一小時左右,是歐洲距離最近的2個首都。
市區觀光:米歇爾門(Michael's Gate) 是布拉提斯拉瓦城鎮中最古老的建築,是舊時防禦工事中的其中一個,也是四座城門僅存一座保存良好的城門,進入城門後,可以說是正式進入了舊城區。原本建於14世紀,後修建成今天的巴洛克式樣式,高51公尺的綠色洋蔥巴洛克式圓形屋頂是奇特四色,塔頂是天使聖麥克屠龍的雕像,聽說銅頂是市民花了200金幣,請當時最有名的大師Peter Eller所作。過去匈牙利國王在布拉提斯拉瓦古城加冕時,皆會經過此城門。
舊市政廳前廣場(Old Town Hall, Bratislava):布拉提斯拉瓦最古老的石造建築。一共由四棟房子連接而成(Jakubov dom, Pawerov dom,
Ungerov dom, Aponiho palác),因此建築的造型才會出現這樣奇特的不連續外觀。建築風格原本為哥德式,後續又改為巴洛克式,並新增了新文藝復興等風格。在15~19世紀之間作為市政廳使用,中間也曾作為監獄、造幣廠,以及武器庫和市政檔案館。
聖馬丁主教座堂(St Martin’s Cathedral, Bratislava):是布拉提斯拉瓦城最重要且最大的教堂,為一座哥德式建築,塔頂高達85公尺。在14世紀初期為了城市的發展,政府在原有的建築位置以及周邊墓地,興建了此更大且更具代表性的教堂,其高塔也成為了防禦工事的一部分。教堂除了本身的歷史以外,更有名的是其在1563年至1830年期間,以作為匈牙利王國的加冕教堂而聞名。
主廣場(Main
Square):是布拉提斯拉瓦城最著名的廣場,就位於市政廳的正前方,廣場上有數尊著名的雕像,以及最著名的羅蘭噴泉。羅蘭噴泉是布城最古老的噴泉,在16世紀時,主廣場的中央有一口井以及蓄水箱,用來收集滅火的水。城裡的觀光景點除了古蹟以外,特殊造型的銅像也是必看之一。長凳旁的拿破崙士兵、脫帽打招呼的雕像、工作中的男人(Čumil/ Man at Work)。
國家歌劇院前廣場:國家劇院(Slovak National Theatre)建築風格是新文藝復興式,劇院則正對著赫維茲多斯拉夫廣場。維也納建築師Fellner & Helmer設計,於1885~1886的奧匈帝國期間建立。劇院前的蓋尼米得噴泉(Ganymede’s Fountain),是奧地利雕塑家Viktor Oskar Tilgner於1888年新增。劇院大樓上有五尊藝術家的半身像,由左而右分別是約翰·沃夫岡·馮·歌德、莎士比亞、莫札特、李斯特以及約瑟夫·卡托納。
結束布拉提斯拉瓦舊城區參觀後,驅車前往遠洋馳名「百威啤酒」的故鄉—布德優維契České Budějovice,是捷克共和國城市,南波希米亞州的首府和最大城市,舊城保存了有趣的哥德式、文藝復興、巴洛克和19世紀建築。歐塔卡二世廣場(ěstí Přemysla Otakara II.) 也被稱作百威廣場,也是百威啤酒的發源地。廣場長寬各133公尺是捷克最大廣場正中間是參孫噴泉Samson's Fountain四周圍繞著哥德式文藝復興式和巴洛克式建築。有座聖尼可拉教堂與黑塔,教堂建於14世紀1641年時毀於祝融1649年重建為巴洛克式的建築,教堂旁高72.25公尺的黑塔(1550-1577)是城市最高的建築因顏色深
褐而得名,除了報時的功能外也能監控附近的火災狀況。
參觀:庫倫洛夫(舊城區、城堡區)
薩爾茲堡(米拉貝爾花園、馬卡特橋、蓋特萊德巷、莫札特廣場、主教宮廣場)
今日前往庫倫洛夫Český Krumlov以童話小鎮聞名(又稱CK小鎮)是捷克最美麗的中世紀古鎮,於1992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人類共同文化資產。古代即是皇宮與軍事要塞的綜合體,處處可見紅瓦、白牆,讓您仿佛回到中古世紀忘記身處何處。其建築、街道、教堂、要塞等散發出濃郁的古典氣息,令人發思古之幽情。你更可隨性的穿梭於舊城區的巷弄中尋寶,像是琳瑯滿目的木造玩具、晶瑩剔透的波希米亞水晶製品,走訪市政廣場及聖維特教堂,深刻感受此地的獨特魅力。伏爾他瓦河在此形成一個倒S型的河灣,巧妙地將古城分為兩部分;河左岸以古堡為主的「城堡區」,河右岸以市政廣場為中心的「舊城區」。整個小鎮最熱鬧的就是位於內城區中心的市政廣場(Namesti Svornosti),石造的廣場和周圍的中世紀哥德式建築,形成一股復古的文藝復興氛圍,而廣場中間還有個黑死病紀念柱(Plague Column),是市政廣場明顯的地標。廣場上有各式各樣的小販和美食,而商店街、咖啡廳、餐廳酒吧以廣場為中心擴散,是整個小鎮最熱鬧的地方。理髮師橋(Lazebnický most)這座木橋橫跨伏爾塔瓦河,是連接舊城區和城堡區的主要幹道。從木橋上可眺望高聳的庫倫諾夫彩繪塔與城堡,也是取景的熱門地點。聖維塔教堂(Kostel sv. Vita)建於 1407 年的聖維塔教堂是 CK 小鎮最醒目的地標之一,是典型的哥德式建築,最大的特色就是漆成淡藍色的洋蔥狀鐘塔,非常吸睛且又特色。因小鎮的房子不高,走到哪都能看間聖維塔教堂的身影。城堡區:庫倫洛夫城堡(Státní hrad a zámek Český Krumlov)建於1240
年,由五個廣場 40 棟建築物所組成,其規模之大是捷克第二大的城堡,也因整座城堡保留最原始中世紀風情,所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彩繪塔 (Zámecká věž)是小鎮的地標,佇立於城堡區的山坡,共有6層樓 147 階樓梯,是整個小鎮最高的建築。彩繪塔建於 13 世紀,16 世紀時高塔外牆有一系列的翻修,走一個文藝復興風格,細膩的彩繪手法搭配光影折射,讓壁畫非常有立體感。斗篷橋(Mantelbrücke/Plášťový most)建於 15
世紀,原本是木造的吊橋,然後於 17 世紀改建為三層樓的石橋,就是最下面的那三層廊橋,而現在的斗篷橋的最上面三層是後來又興建的,巨大的石柱看過去十分雄偉。經過斗篷橋之後便是「第五廣場」,這裡有開洞的圍牆可俯瞰 CK 小鎮景色,走過第五廣場的圍牆後可看到一個觀景平台,我覺得這裡是整個城堡最佳的拍照點,可將彩繪塔與聖維塔教堂眼底盡收,是 CK 小鎮常見的明信片取景角度。
結束庫倫洛夫的行程後,驅車前往薩爾茲堡。薩爾茲堡(Salzburg)位於德國和奧地利交界,是奧地利第四大城。德語:Salzburg(拉丁語Salis Burgium)意為「鹽堡」,因為附近的鹽礦而得名。根據史料紀載,這個名字第一次出現是在755年,但更早的新石器時代就有人居住了,薩爾茲堡也是現今奧地利境內歷史最悠久的城市,整個老城區在1996年被聯合國列入世界遺產。米拉貝爾花園 Mirabell Gardens:因電影真善美來此拍攝而聞名,此地採用左右對稱的創作風格,匯集了羅馬雕塑、噴泉、花園、迷宮的巴洛克式花園;每座雕塑各有不同的含意,中央噴泉旁的四座雕像分別代表空氣、土地、火、水四種元素。米拉貝爾花園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薩爾茲堡歷史中心的一部分。
馬卡特橋Marko-Feingold-Steg,是一座橫跨薩爾茲河Salzach River的橋,連接新城與舊城區。因為很多情人在橋上鎖上愛情鎖,所以被稱為「愛情橋」,橋上可以看到高地要塞
Festung Hohensalzburg。
蓋特萊德巷9號 就是莫札特出生地,莫札特在此創作所有青少年時代的作品。飄浮在半空中的夢幻堡壘~薩爾茲堡城堡,昔日的城堡是中歐保存最完善的要塞。蓋特萊德街目前已闢為行人徒步區,妳可漫步觀賞琳瑯滿目的櫥窗,抬頭往上瞧,兩旁的商家無不高掛獨特的鍛鐵招牌。
主教座堂廣場(Domplatz):薩爾茨堡大教堂位於主教堂廣場上,最初在8世紀便已出現,是薩爾茨堡地區重要的宗教中心。教堂同時結合著巴洛克和羅馬的建築風格,十分雄偉美麗。
參觀:國王湖。哈爾施塔特(湖區)。維也納-聖史蒂芬大教堂
今日前往德國最美麗的山中湖泊國王湖(Königssee),位於阿爾卑斯山國家公園內,德國第二高峰瓦茲曼山(Watzmann)蟠臥在湖的西邊,陡峭的岩壁,層層的岩峰,與寶藍色的湖面相得益彰,清靜安然而優雅神秘。清澈的湖水倒映著阿爾卑斯群山及嶙峋綺麗的山色,令人驚艷不已。是貝希特加敦國家公園的一顆明珠,四面都是懸崖峭壁,清澈的湖水倒映著阿爾卑斯群山及嶙峋綺麗的山色,許多來訪的旅人每每讚嘆貝希特加敦國家公園這一帶有如避世桃源,暢遊山間小路,每一處山谷的俯視、每一個小鎮的回眸,都有超然絕塵的遺世之美。
造訪十大最美湖畔小鎮之一,被稱為薩爾茲干馬格特珍珠哈爾施塔特(Hallstatt)。阿爾卑斯山環繞著美麗湖水,優雅的教堂、古老的旅館、傳統的建築,使得這裡的景致與眾不同,風景如畫,美麗的讓人難以忘懷,於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納入世界文化遺產行列。哈斯達特是奧地利最古老的小鎮,英文HALLSTATT的古語對應著「Hall」是鹽,而「Statt」是德語的小鎮,因為哈爾施塔特有著世界最古老的鹽坑4、5000年之久,因為鹽礦開採而形成的聚落,而後形成著哈爾施塔特小鎮,居民不到1000人卻有著一年遊客高達100萬人次。
隨後驅車前往多瑙河女神也沉醉的音樂之都~維也納(Vienna)。作為中世紀歐洲最大的三座城市之一的維也納,是奧地利首都、最大的城市和政治中心,面積有四一五平方公里,位於奧地利東北部東阿爾卑斯山北麓,著名的維也納森林環繞在城西,東面是開闊的匈牙利大平原,多瑙河由北向東流經市區貫穿全城,是一座優雅、美麗的花園城市。羅馬帝國和奧匈帝國時代的輝煌為維也納留下了不計其數的雄偉建築,除此之外,由於貝多芬、莫扎特和舒伯特等眾多音樂家的到來,讓維也納繼承了他們的古典主義音樂作品和文化遺產,成為一座遠近馳名、深受歡迎的旅遊城市。
聖史蒂芬大教堂(St. Stephen's
Cathedral)教堂南塔高達136公尺,撐起維也納老城區的天際線,位於維也納市中心,最早可追朔至12世紀,呈現羅馬式與哥德式的建築風格。覆蓋著數十萬片的琉璃瓦組成色彩鮮豔、圖案華麗的屋頂,是聖史蒂芬大教堂最大的特色。陡峭的屋頂,讓教堂只靠雨水就能夠充分清潔屋頂,並且不會被雪覆蓋這美麗的屋頂。
參觀:維也納-熊布朗宮、霍夫堡、國家歌劇院、百水公寓
布達佩斯-英雄廣場、多瑙河夜遊船
今日參觀熊布朗宮(Schloss Schonbrunn)又被稱為美泉宮,是座落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巴洛克藝術建築,1996年美泉宮和皇宮花園以它們巴洛克藝術建築在世界上的意義入選世界文化遺產,曾是神聖羅馬帝國、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和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宮,與法國凡爾賽宮並列為歐洲豪華的大宮殿。曾為哈布斯堡皇室夏宮,深受瑪麗亞特瑞莎喜愛,整體設計極其和諧,長方形的外觀建築,足以代表奧地利巴洛克式建築風格,裝潢華麗無比,是號稱『百萬宮室』的建築。美泉宮腹地廣闊,背面的皇家花園是一座法國式園林,兩旁修剪整齊的矮樹牆,以及44座希臘神話人物的雕像,引領著前往園林盡頭-海神泉,碧波蕩漾的泉水,倒映著小山丘上的凱旋門,當時是為了紀念帶來和平的正義戰爭,籌劃再建的宮殿,工程進行到一半時,由於經費拮据,所以只蓋了眼前這座「凱旋門」,它位於美泉宮的至高點可遠眺富麗堂皇的宮殿與花園全景。
(熊布朗宮遊覽不含內部參觀,若您有興趣,您亦可參加自費活動。)
霍夫堡(Hofburg)是一座壯麗的宮殿,13世紀至19世紀間一直是歷代奧地利哈布斯堡皇室的住所,著名的弗蘭茨·約瑟夫一世和伊麗莎白皇后(茜茜公主)夫婦也曾在此居住。18世紀開始,哈布斯堡家族在夏季移居美泉宮,霍夫堡便又有了「東宮」之稱。在這六百多年間,皇宮腹地中的建築物歷經數度增建,形成了現在我們看到的富麗雄偉的龐大皇宮建築群,好似一座「城中之城」,如今為奧地利總統官邸。霍夫堡宮由龐大的建築群組成,其中包含多座博物館,如茜茜公主博物館(Sisi Museum)、阿爾貝蒂娜博物館(Albertina Museum)等等。霍夫堡宮前方則為英雄廣場,1938年希特勒就是在此宣布德國與奧地利合併,而廣場上聳立的兩座騎馬雕像分別為歐根親王與卡爾大公,兩位都是奧地利優秀的天才將領,英雄廣場也是因此命名。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Vienna State Opera)
是世界上最大的歌劇院之一,被譽為「世界歌劇中心」。是一座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築,由1,709個座位組成,由弗朗茨·約瑟夫一世及奧地利皇后伊麗莎白命名為'維也納宮廷歌劇院'並於1861至1869年間興建,於1869年5月25日首演莫扎特的《唐·喬望尼》,1921年奧地利第一共和國成立後更改為現在的名字。
百水公寓(Hundertwasser Haus)維也納的一座藝術性住宅建築,以奇特、彩色和有機的外觀著稱。由藝術家弗里德里希·昆德特瓦薩(Friedensreich
Hundertwasser)設計,該建築採用不規則的形狀、傾斜的牆壁、突出的陽台和多彩的立面,展現出獨特的藝術風格。這座建築強調對自然的尊重,提倡有機的建築和生活方式。
下午前往布達佩斯Budapest-是匈牙利的首都和最大城,更被認為是歐洲最美城市之一,是多瑙河上璀璨的寶石。帶您來到貫穿整個城市、賦予布達佩斯生命的多瑙河,1873年時,河西岸的布達(Buda)及東岸的佩斯(Pest)合併,成為現在的布達佩斯。布達地勢較高,岸邊的城堡山山丘上矗立著城內重要的古蹟名勝。布達佩斯內有九座跨越多瑙河的橋樑,其中最古老的是獅子橋(王公鍊橋),它同時也是布達佩斯的標誌之一。英雄廣場(Hősök tere) 歌星麥可傑克森拍攝MTV的現場,也是匈牙利為慶祝建國一千年而建立,融合了歷史藝術與政治的名勝,寬敞的廣場上矗立著一座36公尺高的英雄紀念碑,碑頂站立著天使的聖像,碑下是七位部落首領的騎銅像及周圍有14位匈牙利國王的立像。而英雄廣場的周圍是藝術廳和藝術博物館。
今晚帶您搭乘多瑙河遊船,悠閒遊覽如詩如畫的兩岸風光。
參觀:漁人堡、馬提亞斯教堂(外觀)、國會大廈、鎖鏈橋、中央市場
漫步布達佩斯舊城區-西岸布達岩石陡峭的山上豎立著自由女神紀念碑和新巴洛克式的布達皇宮,現作為國家圖書館、匈牙利國家畫廊和市博物館使用。皇宮邊的桑多爾宮是匈牙利總統府駐地。並帶您前往散發銀白光芒的漁夫堡壘(Fisherman's Bastion),十九世紀為了紀念勇敢護衛布達城的一群漁夫所建,而由迴廊上可眺望對岸新哥德式造型的國會大廈,漁夫堡旁是歷代匈牙利王加冕所在。在其後為十五世紀建造的新歌德式馬提亞斯教堂(Matthias Church)是歷代匈牙利國王加冕的所在地,於迴廊上可遠眺對岸新歌德式建築的國會大廈。這座教堂最初建於1015年,16世紀時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征服布達佩斯,將其改建為清真寺,清除華麗的雕飾與壁畫,並奪走珍貴物品,直至19世紀重新修復後,才恢復往日光彩。多瑙河東岸,平緩的佩斯,矗立著有歐洲最美麗的國會大廈之譽的匈牙利國會大廈(Országház),位於多瑙河東岸的佩斯科蘇特廣場,由匈牙利建築家什泰因泰爾·伊姆雷設計,外觀是哥德復興式風格,開業於1902年,該建築也是匈牙利最大的建築。
鎖鏈橋
Chain Bridge -正式名稱塞切尼鏈橋(Széchenyi lánchíd),是布達佩斯的地標之一。1849年由伊斯特凡塞切尼伯爵出資興建完成的鎖鏈橋,全長375公尺,連接布達與佩斯的九座橋樑中最古老雄偉的一座,橋頭兩端各有一對獅子雕像,獅爪緊緊扣住兩岸,象徵布達與佩斯緊密相連。多瑙河流經歐洲多國,流經匈牙利的部分被譽為多瑙河最美的一段,而鎖鏈橋浪漫迷人的風采讓她享有「多瑙河上最美麗的一座橋」美譽。中央市場(Nagy Vásárcsarnok)一直以來就是布達佩斯 最著名的美食廚房,市場內除了可以品嚐到各種匈牙利傳統料理,更是一次買足各種布達佩斯伴手禮與紀念品的最佳地點。
早餐後,整理行囊,隨後前往機場辦理出境手續,搭乘豪華客機經北京轉機。
今日返抵國門,由親友接回甜蜜家中休息調整時差,結束此一難忘的奧、捷、斯、匈之旅。